您好:欢迎访问中华泰山·建筑四新技术应用网!

  •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热点视频
  • 登录
  • 免费注册
  • 退出

最新信息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具专栏

框架梁对拉螺栓的要求!

发表日期:2025-07-18 16:28:21 浏览次数:

  框架梁模板施工中的对拉螺栓(又称穿墙螺栓、对拉螺杆)是确保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能够抵抗混凝土侧压力、保证梁截面尺寸准确和模板稳定性的关键构件。其要求涉及多个方面:

  

  一、 基本要求

  

  强度要求:螺栓本身(包括螺杆、螺母、垫片)必须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能够承受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最大侧压力而不发生屈服或断裂。

  

  通常采用高强度钢材制造,常用材质为Q235B或更高强度等级(如8.8级高强度螺栓)。严禁使用低强度或劣质钢材。

  

  螺杆直径是决定承载力的关键因素。常用直径有M12, M14, M16, M18, M20等。具体直径需根据梁的高度(决定侧压力大小)、混凝土浇筑速度、坍落度、温度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

  

  刚度要求:螺杆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在拉力作用下变形(伸长)量应在允许范围内,避免因过度变形导致模板鼓胀、跑模。

  

  耐久性与防锈要求:对于一次性使用的对拉螺栓(通常为通丝螺杆),其外露部分需考虑切割处理,内埋部分需有基本的防锈能力(如热镀锌或采用防锈油)。

  

  对于周转使用的对拉螺栓(如三段式止水螺杆的非周转部分或带套管可抽出的螺杆),其螺杆、锥形螺母、连接套筒等部件应进行耐腐蚀处理(如镀锌、发黑、达克罗等),以延长使用寿命。

  

  对于有防水要求的框架梁(如地下室外墙顶梁、与水池相连的梁等),穿过梁体的对拉螺栓必须设置止水片(止水环)。止水片应满焊,焊缝严密,尺寸符合要求(通常不小于50mm x 50mm)。此类螺栓通常为一次性使用。

  

  构造要求:止水片(当需要时): 必须牢固焊接在螺杆中部,确保止水效果。

  

  套管(当需要时): 对于非防水部位或需要周转螺杆芯的情况,可在螺杆外加设硬质塑料套管(PVC管)。套管长度应比梁厚(或墙厚)略短,两端用橡胶垫或海绵条封堵,防止水泥浆进入。拆模后可将螺杆抽出周转,套管孔洞后期封堵。

  

  锥形接头/连接螺母(三段式螺杆): 应连接可靠,拆卸方便,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

  

  垫片与螺母: 必须配备足够尺寸和厚度的钢垫片(或专用塑料垫块)和配套螺母。螺母应能提供足够的紧固力并方便拧紧。

  

  二、 设计与布置要求

  

  间距要求(行距 x 列距):螺栓的水平间距(沿梁长度方向) 和 垂直间距(沿梁高度方向) 必须通过计算确定,确保模板系统各部分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

  

  计算依据: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根据规范如GB 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附录计算)、螺栓允许拉力、模板面板、次肋(木方)、主肋(双钢管)的强度和刚度。

  

  经验参考值(最终以计算为准): 对于一般高度的框架梁(例如高度≤800mm),水平间距常在450mm-600mm之间;垂直间距(第一道螺栓距梁底,中间螺栓间距,最上一道螺栓距梁顶)需特别关注,梁底附近侧压力最大,间距应较小(如150mm-300mm),向上可适当加大(如300mm-600mm)。梁高度越大,螺栓间距通常越小。当梁截面净高达到500mm以上时,梁侧模必须设置拉结螺杆;若截面净高在1000mm以上,则需设置不少于两排的拉结螺杆。

  

  位置要求:螺栓布置应均匀、对称,避免局部应力集中。

  

  最下面一道螺栓距梁底模板的距离不宜过大(通常≤300mm),因为梁底混凝土侧压力最大。

  

  最上面一道螺栓距混凝土顶面(或梁顶模板)的距离也应适当控制(通常≤300mm)。

  

  螺栓孔位应尽量避开梁内主要受力钢筋(尤其是纵筋)和预应力筋孔道/波纹管,当无法避开时,需征得设计同意并采取必要措施(如调整钢筋位置或局部加强)。

  

  端部处理要求:螺栓两端穿过模板后,应使用双螺母或专用山形卡/钢垫片+螺母固定牢固在模板外侧的主肋(双钢管)上。

  

  紧固螺母时用力应适度均匀,避免过紧导致模板变形或螺杆受损,也要避免过松导致失效。

  

  三、 施工与验收要求

  

  材料进场验收: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材质报告、强度等级证明、镀锌层厚度报告等)。

  

  外观检查:螺杆平直、无裂纹、无严重锈蚀;螺纹清晰、无损伤;止水片(如有)尺寸合格、焊缝饱满无砂眼;锥形接头/螺母/垫片完好配套;套管(如有)壁厚均匀、无破损。

  

  安装要求:按经批准的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确定的间距、位置、规格钻孔安装。

  

  安装平直,与模板面基本垂直。

  

  止水片(如有)应居中置于梁截面内。

  

  套管(如有)安装到位,两端封堵可靠。

  

  螺母垫片安装齐全,紧固适度。

  

  拆模与后期处理:

  

  周转螺杆: 拆模后及时小心拆卸、清理、保养,分类存放以便下次使用。抽出螺杆后留下的套管孔洞,需用专用微膨胀砂浆(或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仔细封堵密实,确保外观质量和防水要求(如适用)。

  

  一次性螺杆(带止水片): 拆模后,将外露的螺杆头(通常在根部)切割掉(切割点宜凹进混凝土面10-20mm)。切割后及时用防锈漆或专用防腐材料涂刷处理外露的螺杆头及周围混凝土。然后用微膨胀砂浆(或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将切割留下的凹坑封堵抹平压实。

  

  三段式止水螺杆: 拆模后,拆卸并周转外杆和连接套筒。留在混凝土内的内杆端头处理方式同一次性带止水片螺杆(切割、防腐、封堵)。

  

  四、 规范依据

  

  主要遵循的规范包括(但不限于):

  

  GB 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JGJ 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虽然已废止,其核心安全技术要求仍被参考)

  

  GB 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相关的设计规范(如GB 50010)中对结构尺寸、保护层等的要求。

  

  项目具体的模板工程设计图纸及专项施工方案。

  

  总结关键点:

  

  强度刚度是基础: 材质、直径、强度等级必须合格并通过计算确定。

  

  间距位置是核心: 严格按计算和方案确定的间距、位置布置,确保模板整体稳定。

  

  止水防锈是重点(视情况): 防水部位必设合格止水片;外露部分需防腐处理。

  

  端部处理是关键: 无论周转还是一次性,螺杆端头切割后的防腐和孔洞封堵必须严密到位,关系到结构耐久性和外观。

  

  规范方案是依据: 一切要求以国家现行规范和经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为准。

  

  务必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计算,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严格按方案执行和验收。 对拉螺栓虽小,却是模板安全、混凝土成型质量的关键环节。

  

  最后,建议在方案中明确螺栓规格、间距、布置图及验收标准,确保现场施工有据可依,避免因螺栓问题导致爆模或梁截面尺寸偏差等问题。